注塑模具由動模和定模兩部分組成,動模就是注塑完成準備把產品頂出或取過之前,模具打開過程中運動的部分就是動模,不動的部分就是定模。立式注塑機上定模又稱為上模,在臥式注塑機上定模又稱為前模。相應的,動模又稱為下模、后模。定模也稱為凹模、母模,動模的模仁相應的是凸的,也稱為凸模、公模。產品所對應的注塑模具結構可能千變萬化,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是一致的。
范仕達注塑模具(左邊為定模,右邊為動模)
各主要部件介紹
上模固定板:固定于注塑機架上。上模固定板上固定有前模板、前模仁 。
模板與模仁:模板,主要作用是承載模仁用的,里面有冷卻流道用于冷卻注射完成后位于型腔里的產品。前、后模仁組成型腔,也就是塑膠流進去填充的空區域。
導套與導柱:導套相當于滑動軸承,導柱在開、合模的時候于其中滑動。導柱主要用于開、合模過程中的定位,避免合模后上、下模板不能對齊。屬于注塑模具粗定位系統。
模腳:為頂出系統支起空間。模腳支起的空間里有上、下頂針板、頂針、回位銷等。
上、下頂針板:用于固定頂針,頂針板在產品脫模過程中向頂出產品方向運動;頂針:在產品脫模過程中隨頂針板運動把產品頂出來實現脫模;回位銷:是靠合模過程中頂到前模板起到頂針板回位作用。
A、B、C板:前模固定板與后模固定板之前的注塑模具部分一般呈三段式結構,也就是A、B、C板,由前模仁+前模板組成的A板,后模仁+后模板組成的B板,余下的一段即為C板。
簡單產品一般會采用標準模架,只用加工針對不同產品的模仁以及一些細節。注塑模具的六大系統:進膠系統、成型系統、排氣系統、溫度調節系統、頂出系統、模座系統。范仕達的使命是掌握注塑生產核心技術,從成品生產需求與客人做模具制作前技術交流分析,讓模具交貨期短,壽命長,快速量產和成品質量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