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主要由澆注系統、調溫系統、成型零件和結構零件組成,其中澆注系統和成型零件是與塑料直接接觸的部分,要求加工光潔度和精度高。注塑模具由動模和定模兩部分組成,動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移動模板上,定模安裝在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時,動模與定模閉合構成澆注系統和型腔,開模時動模和定模分離以便取出塑料制品。注塑模具的設計和制造對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有重要影響,因此需要精確的設計和高精度的加工。
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膠制品的工具;也是賦予塑膠制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的結構形式和模具加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塑件制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最常出現的注塑模具故障原因及其排除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1.澆口脫料困難在注塑過程中,澆口粘在澆口套內,不易脫出。開模時,制品出現裂紋損傷。此外,操作者必須用銅棒尖端從噴嘴處敲出,使之松動后方可脫模,嚴重影響生產效率。這種故障主要原因是澆口錐孔光潔度差,內孔圓周方向有刀痕。其次是材料太軟,使用一段時間后錐孔小端變形或損傷,以及噴嘴球面弧度太小,致使澆口料在此處產生鉚頭。清理澆口錐孔,提高表面光滑度;使用標準件澆口套,避免自行加工導致的問題。
2.導柱損傷磨損,導柱在模具中主要起導向作用,以保證型芯和型腔的成型面在任何情況下互不相碰,不能以導柱作為受力件或定位件用。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注射時動,定模將產生巨大的側向偏移力:(1).塑件壁厚要求不均勻時,料流通過厚壁處速率大,在此處產生較大的壓力;(2).塑件側面不對稱,如階梯形分型面的模具相對的兩側面所受的反壓力不相等。避免以導柱作為受力件,增設定位鍵;確保導柱孔與分模面的垂直度,加強導柱及導套的熱處理硬度。
3.頂桿彎曲,斷裂或者漏料。自制的頂桿質量較好,就是加工成本太高,現在一般都用標準件,質量差。頂桿與孔的間隙如果太大,則出現漏料,但如果間隙太小,在注射時由于模溫升高,頂桿膨脹而卡死。更危險的是,有時頂桿被頂出一般距離就頂不動而折斷,結果在下一次合模時這段露出的頂桿不能復位而撞壞凹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頂桿重新修磨,在頂桿前端保留10~15毫米的配合段,中間部分磨小0.2毫米。所有頂桿在裝配后,都必須嚴格檢查起配合間隙,一般在0.05~0.08毫米內,要保證整個頂出機構能進退自如。
4.冷卻不良或水道漏水模具的冷卻效果直接影響制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如冷卻不良,制品收縮大,或收縮不均勻而出現翹面變形等缺陷。另一方面模整體或局部過熱,使模具不能正常成型而停產,嚴重者使頂桿等活動件熱脹卡死而損壞。冷卻系統的設計,加工以產品形狀而定,不要因為模具結構復雜或加工困難而省去這個系統,特別是大中型模具一定要充分考慮冷卻問題。檢查模具冷卻水路,確保暢通無阻;必要時增加冷卻水路或調整冷卻水流量。
5.定距拉緊機構失靈擺鉤,搭扣之類的定距拉緊機構一般用于定模抽芯或一些二次脫模的模具中,因這類機構在模具的兩側面成對設置,其動作要求必須同步,即合模同時搭扣,開模到一定位置同時脫鉤。一旦失去同步,勢必造成被拉模具的模板歪斜而損壞,這些機構的零件要有較高的剛度和耐磨性,調整也很困難,機構壽命較短,盡量避免使用,可以改用其他機構。在抽心力比較小的情況下可采用彈簧推出定模的方法,在抽芯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可采用動模后退時型芯滑動,先完成抽芯動作后再分模的結構,在大型模具上可采用液壓油缸抽芯。斜銷滑塊式抽芯機構損壞。
東莞范仕達范仕達掌握注塑生產核心技術,從成品生產需求到客人模具制作前技術交流讓模具交貨期短,壽命長,快速量產,成品質量優!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精密注塑模具、多腔筆、雙色鍵帽、智能電子、機 電產品、汽車連接器、醫療管狀模具及其非標配件加工技術!歡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