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調溫系統、成型部件、結構零件和排氣系統。這些原理共同確保了塑料制品的形狀、尺寸、質量和生產效率。
調溫系統:為了滿足注射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需要有調溫系統對模具的溫度進行調節。對于熱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設計冷卻系統使模具冷卻。模具冷卻的常用辦法是在模具內開設冷卻水通道,利用循環流動的冷卻水帶走模具的熱量;模具的加熱除可利用冷卻水通道熱水或蒸汽外,還可在模具內部和周圍安裝電加熱元件。
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凹模組成,型芯形成制品的內表面,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狀。合模后型芯和型腔便構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藝和制造要求,有時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塊組合而成,有時做成整體,僅在易損壞、難加工的部位采用鑲件。
結構零件:包括導向、脫模、抽芯以及分型的各種零件,如前后夾板、前后扣模板、承壓板、承壓柱、導向柱、脫模板、脫模桿及回程桿等。導向部件為了確保動模和定模在合模時能準確對中,通常采用四組導柱與導套來組成導向部件。推出機構在開模過程中,需要有推出機構將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內的凝料推出或拉出。側抽芯機構對于帶有側凹或側孔的塑料制品,必須在被推出以前先進行側向分型,抽出側向型芯后方能順利脫模。
排氣系統:在模具中開設的一種槽形出氣口,用以排出原有的及熔料帶入的氣體。熔料注入型腔時,原存于型腔內的空氣以及由熔體帶入的氣體必須在料流的盡頭通過排氣口向模外排出,否則將會使制品帶有氣孔、接不良、充模不滿,甚至積存空氣因受壓縮產生高溫而將制品燒傷。排氣口的開設位置切勿對著操作人員,以防熔料意外噴出傷人。這些基本原理共同作用,確保了注塑模具能夠高效、準確地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塑料制品。